管理的变革--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入门
管理1.0
现代的管理起源于90年代初期,弗雷德里克 泰勒先生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可以称之为管理1.0。
泰勒的科学管理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泰勒认为最佳的管理方法是任务管理法,他在书中这样写道:广义地讲,对通常所采用的最佳管理模式可以这样下定义: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工人们发挥最大程度的积极性;作为回报,则从他们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这种管理模式将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或称任务管理,对之要作出比较。 – 摘自百度百科
泰勒对于管理的最大贡献在于把组织内的计划功能和执行功能分开。泰勒认为计划属于管理者的工作,应该由管理者来制定计划,把任务安排给执行者;而执行者只需要负责执行计划就可以。这在当时的环境下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当时正是二战结束,工厂需要大量工人恢复生产,而大量的工人来自于农村或妇女(受教育的程度低)。因此计划工作需要由那些大学毕业的人来承担(即管理工作),而具体工作由执行者完成(即流水线工作)。
优势
把管理工作集中起来,执行者专注于执行,提高工作效率。适合于流水线业务。
劣势
面对当前越来越复杂的世界,尤其对于脑力工作者(知识工作者),很难把管理工作和执行工作完全分开。因此科学管理的前提条件已经不复存在。
管理2.0
1950年后,在管理领域陆续提出了如TQM(全面质量管理)、TOC(约束理论)以及6 Sigma等实践。这些实践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质量与绩效(效率),组织存在的目的就是取得第一名(某领域内)。
优势
组织的目标很明确,以业绩来度量,努力争取第一名。
劣势
忽略了组织中的人,更多是把人当做资源来看或使用。从而很难完全发挥人的潜能。
管理3.0
管理3.0中,把人当做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与众不同的。从90年代开始,众多的轻量型软件开发方法(后来发展出敏捷软件开发)开始更多强调人的作用。正如敏捷宣言中提到的:
个体与互动 高于 流程与工具
此时的组织更像是一个社区,每个人在其中都发挥最大的潜能。
优势
看重人的潜能和能力,调动人的积极主动性。
劣势
有时没有全局观。
下一代管理
下一代管理,是以敏捷为基础,除了认识到人的重要性之外,还要识别出整个生态系统。从全局出发,整体优化。
优势
把人真正解放出来,形成良性、可持续的发展关系。从而浮现出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
劣势
非常理想化,需要更多的人来支持与落地。
最后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观点,可以通过左侧的二维码加我微信,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