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练习

Bob Jiang
有效练习 《异类》书中提过10000小时理论,即某一领域想要出类拔萃,需要持续练习10000小时。 需要持续练习是肯定的,但是否10000小时,我持有保留意见。 比如练习马拉松、练习游泳、练习弹吉他,每一项技能所需要的时间都不相同。 有的技能用不上10000小时,有的或许10000小时还不够。 10000小时什么概念? 假设每天练习8小时,那么需要1250天,即3.4年(这是没有节假日休息的情况下)。 那有没有方法进行有效的练习,技能快速提升呢? 答案是肯定的。 想要进行有效的练习,这里有2个方法: 切断打扰 高质量反馈 切断打扰 有数据表明,现在职场中的人不被打断的时间是6分钟。也就是说只能持续工作6分钟,然后就会被微信、邮件、提醒等打断。 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切断这些干扰。 如关闭手机的通知(可以切换到飞行模式),关闭邮件以及其他不相干的网页。 高质量反馈 练习后反馈是必须的,如自我反思(回顾)。 还可以对自己的练习进行录像,查看回放。 也欢迎你对我的每日写进行反馈,反馈方式可以是邮件或提交issue 思考 今天提到的是有效练习,其实针对工作中的任何事情,想要做到高效,一定需要自我独立思考工作的时间。 每日问题 回顾一个你的特长,你是如何进行有效练习的? 欢迎加入我有一个梦想 - 自由职业者俱乐部 微信群,请加微信: baobaotalk_com ; 添加微信后,发送消息 dream 广告时间 订阅邮件列表 - 我有一个梦想 和BoB面对面学习Scrum 版权声明 本文采用 CC BY-NC-SA 3.0 许可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作者 BoB Jiang 中国北方的第一位CST(Certified Scrum Trainer) 敏捷变革中心(Center for Agile Transformation)合伙人 Bob的博客、《Scrum精髓》译者

苦逼模式和甜点模式

Bob Jiang
苦逼模式和甜点模式 苦逼模式 截止日期是有效的。 这个(截止日期)有效是因为人们专注于思想并创造紧迫感。 截止日期会让我们提交税款或完成任务。 截止日期是我们必须做的工作的外部杠杆。 甜点模式 另一方面,甜点也有效。 吃完所有蔬菜后,您不需要外力来鼓励您吃甜点。 这是你要做的事情,而不是你必须做的事情。 您可以围绕截止日期来建立工作生活。 你可以拖延,支付最后的罚款并推迟最后一分钟的紧急情况, 因为你需要所有这些才能进入“苦逼(必须)”模式。 或者,您可以沿着您认识的最富有成效和快乐的人的道路前进。 通过重新定义您选择做的工作,就像您要做的那样(甜点模式)。 是的,我会指出你甚至可以用税收做到这一点。 这是你要做的事情,因为你成功并且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公民社会中。 Deadlines work. They work because they focus the mind and create urgency. They work to get us to file our taxes or finish an assignment. They’re an external lever for the work we have to do. On the other hand, dessert works too. You don’t need an external force to encourage you to eat dessert after you’ve finished all your vegetables.

无印良品

Bob Jiang
说一说无印良品 无印良品,是指“没有名字的优良商品”。 – 维基百科的介绍 公司的三大理念: - 精选材料 - 修改工序 - 简化包装 一个无印良品的故事 没有名字也是可以作为品牌,无印良品做到了。 今天和一个朋友聊到韩国食品,看到一个品牌名字No Brand。 现在这样没有名字和没有品牌,都是可以作为你的品牌。 这是产品的品牌。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对于个人而言是最好的一个时代。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品牌。(个人品牌) 如何打造个人品牌 今天微信群的一个朋友问到: 现在每个人工作都那么忙,一天就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怎么拓展有效交友圈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有一些发言权的。我的做法如下: 自己持续输出,总结。别人看到了,自然会关注你,联系你 去参加线下活动,不建议大会,可以是10-20人小的活动。大家能互相交流的那种 所以,持续输出吧,哪怕像我写的这么差的。 思考 (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品牌(或者说你在别人眼中的人设)。 你的一举一动,每一句话都在为你塑造品牌。 比如我的品牌标签: 敏捷、Scrum培训师、Scrum联盟、社区、开源、区块链 每日问题 你的个人品牌标签是什么? 欢迎加入我有一个梦想 - 自由职业者俱乐部 微信群,请加微信: baobaotalk_com ; 添加微信后,发送消息 dream 广告时间 订阅邮件列表 - 我有一个梦想 和BoB面对面学习Scrum 版权声明 本文采用 CC BY-NC-SA 3.0 许可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作者 BoB Jiang 中国北方的第一位CST(Certified Scrum Trainer)

士兵思维和侦察兵思维

Bob Jiang
士兵思维和侦察兵思维 士兵思维 士兵思维模式是指有些信息和想法就像是我们的盟友,我们希望它们能赢,我们会尽力保护它们。还有些信息和想法感觉就像是敌人,我们就想要打垮它们。 举个例子,当你在看足球比赛的时候,其中一个球队是你最喜欢的球队。当裁判判罚你喜欢球队犯规时,大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SB裁判,判罚过重。而如果判罚对手犯规时,大脑第一反应是判罚正确,就是犯规,没任何问题。 – 这就是士兵思维 我们都会试图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试图证明它是正确的。这也叫确认偏见(confirmation bias)。 侦察兵思维 侦察兵思维模式则意味着能够摒除自己内心的歧视(prejudices)、偏见(biases)和倾向(motivations),尽可能尝试着客观地找出事实和证据。 举个例子,当我们做某个话题研究时,早期更多采用的是侦察兵思维。即收集更多的信息、事实,而尽可能不做判断,抛弃一些反面观点、过激想法等。 这两种思维方式来自于 Julia Galef 的演讲,如下: Why you think you’re right TED 两种思维的对比 在TED视频中,Julia举了一个19世纪法国军官的例子。当大家认定某个人是间谍时,就会竭尽全力找证据证明他就是间谍,最后冤枉了好人。而其中有一个军官,他觉得哪里不对,花了10年的时间找出很多证据证明了被冤枉的人,是清白的。 显然地,侦察兵思维会开拓我们的视野,有助于我们提升判断的质量。那么如何培养侦察兵思维,Julia给出了三个建议: Curious - 好奇心 Open - 开放 Grounded - 看重事实 最后,Julia给出了一个终极大招,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她引用了《小王子》作者 圣埃克苏佩里 的一句话: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 圣埃克苏佩里 下面附上原文: 侦察兵思维,当我们感觉到自己错了的时候,要引以为豪而不是羞愧;要提出来,而不是尝试隐藏。 如果遇到信息与我们的信仰冲突时,学会好奇而不是抵触。 思考 侦察兵思维,一个非常棒的隐喻,开拓了我的思维模式。 其实更像是 critical thinking。 每日问题 今天的问题是: - 你有没有遇到过士兵思维模式,你是如何跳出这种思维模式的? 广告时间 订阅邮件列表 - 我有一个梦想 和BoB面对面学习Scrum 版权声明 本文采用 CC BY-NC-SA 3.0 许可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做正确的事情这么难

Bob Jiang
做正确的事情为什么这么难 Do Right Things vs. Do Things Right 多么正确的一句干货、真理、理论。但为什么总是很少数的人可以做得到?是很难,还是走错了路,亦或是其他什么原因? 前天和一位多年的好朋友聊天,发现他在做很多的事情,但在每个领域都没能达到一个顶尖位置。(如培训、咨询、工程实践等) 貌似这个也是大多数人的困扰,有关如何快速学习一个领域,我有过一次分享,中间有部分提到这个内容。 在快速学习了解一个领域后,接下来就是要锚定一个目标(为之奋斗的7年目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达到该领域的Top3的位置。 这个是我的 T 型策略 – 优先在一个领域做到顶尖,即T的竖。然后再横向扩充知识领域,即T的横。 为什么好多人没能做到 一个原因就是多数人并没有找到为之奋斗的目标。 另一个原因是找到目标后,没有能持之以恒。 如何找到奋斗的目标 奋斗的目标,这个会因人而异。有的人目标远大,如Elon Musk要把人类送上火星。而有的人目标很实在,比如我的目标是一年赚一个小目标。那这个目标要怎么找,我个人经验是,用力的思考。有时间就想一下,我到底要什么? 为人类服务是第一位 还是赚钱是第一位 还是家庭是第一位 总有一个第一位顺序的事情,也总会有一个排序。每个人有自己的顺序清单(你应该要有,后面我会专门写一篇关于清单的文章)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根据自己的顺序清单进行选择就会很简单。 所以说你的目标是什么,已经写好在清单上了。 找到目标后,不能持之以恒 恭喜你,如果你已经找到了目标。接下来就是需要持久的去做,去实现你的目标。 从上面不难看出,一般来讲,目标是比较远期的、比较大的事情。如果说下一步做什么,往往还是很困惑。 其实下一步行动,这是一个任务拆解的过程。 比如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 Certified Scrum Trainer,那么我就会去了解什么是CST,以及它有什么要求。详情点击这里 了解这些信息后,就能看到有很多具体的要求,如: 完成个人声明 准备课件和学习目标的映射 培训记录 培训反馈 其他讲师的推荐 等等 每一项都可以拆解出更加细化的多个任务。 是不是清晰一些了呢? 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但那真的是正确的吗? 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多和朋友交流一下,说不定有新的发现。 这篇文章,也是我和朋友聊天后的一些思考,一些发现,希望能对小伙伴有帮助。 每日问题 今天的问题是: 你的(人生)7年目标是什么? 广告时间 订阅邮件列表 - 我有一个梦想 和BoB面对面学习Scrum 版权声明 本文采用 CC BY-NC-SA 3.

如何验证信息的真伪

Bob Jiang
如何验证消息的真伪 – 记微信群讨论“硫柳汞”副作用 故事起源于,在我们的一个程序员爸爸群中,有人抛出一个话题: 不管进口(疫苗)的还是国产的都含有大量的汞和银作为辅助剂,是远远超标的。…… 此消息一出,群里炸了。(都是有娃娃的爸爸呀) 第一批消息,大家想知道信息的来源(有没有来源)。接着想知道这里说的汞到底是什么。 得到的回答是硫柳汞 后续是一系列互动、讨论。 重要的几个观点如下: - 疫苗是收益大于风险 - 没有最好最坏的,都是平衡的结果 - 反疫苗是人类的灾难 - 毒性必谈剂量,离开剂量就是耍流氓 那谈到这么多后,就必须要求证一下信息来源了。(抛出话题的人并没有提供信息来源) 演进的态度, 通过搜索引擎查询关键词 硫柳汞 疫苗 副作用 百度的结果如下: 不敢看呀,看完这些消息后,真的不敢打疫苗了。。。 只有第七条简书那一条中才提到一些理性的分析。 本着严谨的态度,我们再用谷歌查一下,结果如下: 其中第一条新华网就是辟谣新闻,第二条到第四条都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结果。 群里有人贴出第二条结果的答案,讨论才算告一段落。 硫柳汞和疫苗 1999年,美国对暴露于疫苗中汞的问题表示了关注。这是基于认识到按照婴儿免疫程序,累积的汞含量可能超过美国政府的一个机构所推荐的甲基汞的允许值。但是,硫柳汞作为一些疫苗的防腐剂,所含并非甲基汞而是乙基汞。全球疫苗安全咨询委员会(GACVS)在2000年8月的一次特别会议上第一次评估了含硫柳汞疫苗的安全性问题,并在之后有新证据出现时就该议题继续进行审评。GACVS最近一次会议(2006年6月5-7日)重申以前的结论,即没有证据表明疫苗中的硫柳汞对受其暴露的婴儿、儿童或成人具有毒性。 参考链接 思考 从微信群里这个消息的讨论,我们可以学习到: - 不轻信 - 用谷歌 - 查权威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转发的消息,尤其在这个自媒体繁(hun)荣(luan)的时期。消息真的是满天飞,都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吸引眼球的。 搜索引擎,还是用谷歌。尤其在搜索专业知识的时候,如本例、或者很多软件开发相关的问题。 最后,遇到问题,尽可能找知识的源头。比如软件开发框架遇到问题,先查官网,官方api,等等。 每日问题 你身边还遇到过哪些谣言? 你是用什么方法识别的? 欢迎通过 提交issue 留言, 或者邮件讨论 bob at c4at.cn 广告时间 订阅邮件列表 - 我有一个梦想 和BoB面对面学习Scrum 版权声明 本文采用 CC BY-NC-SA 3.0 许可协议。

干货与实践

Bob Jiang
干货和实践 干货(理论)和实践 什么是干货 干货,又名理论,干干的理论。怎么说都是对的,可以放到很多场景里。 比如 Plan is nothing, planning is everything. 这句话是来自美国上将,艾森豪威尔将军。这句话就被无数的讲师、咨询师挂在嘴边上。 很多人仅仅理解为:计划无用,规划是一切。 可是除了这个意思,有没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亦或是可以用到什么场景下? 实践出真知 有了理论(干货)之后,需要把干货能放到具体的场景下,得到验证,才是有用的干货。如果只是知道一个干货理论,又如何? 身边也有一些朋友,是实干家。敢于做任何尝试,不一定理论知识有多么丰富,但是实战经验很高。 就好比创业是个实践(实战)的过程,不是靠着一本精益创业就能走遍天下。 敏捷也是个实践过程,不能仅靠敏捷宣言(和原则)的理论行走天下。(这是老司机的做法) 我相信还有很多的行业都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实践出真知)。 所以不要盲目相信干货(理论),缺乏了实践(上下文)的干货没有任何价值。 版权声明 本文采用 CC BY-NC-SA 3.0 许可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作者 BoB Jiang 和BoB面对面学习Scrum HiBlock区块链社区(hiblock.net)发起人 中国北方的第一位CST(Certified Scrum Trainer) 敏捷变革中心(Center for Agile Transformation)合伙人 敏捷一千零一夜社区合伙人 《Scrum精髓》译者 Bob的博客 Github: bobjiang Twitter: @bobjiang123 Solidity中文文档

暴徒式编程简介

Bob Jiang
暴徒式编程 Mob Programming 什么是暴徒式编程 暴徒式编程(Mob Programming)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 - 整个团队一起工作于同一件事情 - 在相同的时间 - 同一个地方 - 用同一台电脑 暴徒式编程和结对编程类似(结对编程指的是两个人坐在一个电脑前,同时工作于同一段代码)。而暴徒式编程做得更加极致,团队里的每个人用一台电脑来一起写代码。 除了写代码,团队在一起完成软件开发几乎所有的工作,诸如定义故事、设计、测试、部署、澄清需求等等。几乎所有这些工作之前都需要工作会议或工作坊。我们每天都是如此工作。 暴徒式编程,比极限编程还要极限(尤其是说结对编程)。它将软件开发推向极致。 具体的操作,大家可以参考如下链接: 参考链接 我正在邀请 Woody 来中国,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欢迎报名Woody的工作坊。 为什么 Woody 他们会用暴徒式编程 答案非常简单。这个是团队的决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团队来决定如何完成他们的工作,而不是被指派。团队可以持续改进、优化工作方法。 为什么暴徒式编程有用 我经常在课程上问学员这样一个问题: 软件开发的目的是什么? 大家在继续阅读之前,不妨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软件开发的目的是什么? 我给出的答案是(答案并不唯一): 软件开发是为了解决客户问题。 既然是解决客户问题,那么就需要很多的互动、需求澄清。而不能指望说,需求固定下来。(因为脑子里面的想法总是在变化的) 那在理解需求,澄清需求,设计,架构,写代码的过程中,就需要很多的互动。 早在2001年敏捷宣言提出时,就写到 个体与互动 高于 流程与工具 (不能单单看高于,要看上下文) 如何把互动做到极致,暴徒式编程这个方法就做到了极致。 对于软件开发而言,大部分的时间用于 - 开会 - 澄清需求,讨论需求 - 设计 - 代码评审 - bug - 重写代码 等等 而暴徒式编程的过程中,就已经包含了上述的大部分过程。 对这个话题及课程有兴趣吗? 可以给我发个邮件进行盲鸟报名(极低的占坑价格) bob at c4at.cn 版权声明 本文采用 CC BY-NC-SA 3.0 许可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作者 BoB 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