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ile and Blockchain

Bob Jiang
Agile and Blockchain The origin Many say blockchain is just a decentralized ledger, it is true, but not the essential part for blockchain. I (BoB) as an experienced agile guru (Certified Scrum Trainer from scrumalliance.org), would anatomize blockchain with you together and compare agile and blockchain, and try to find the fundamental for both. In the beginning, let’s start from the history to understand how they come. what is agile In 2001, there are 17 software pioneers gathering in snowbird to discuss the light software development methods.

Bob的敏捷之路

Bob Jiang
Bob的敏捷之路 本文是我在2019年3月23日杭州敏捷组织者聚会上的分享。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敏捷教练需要什么技能 如何快速进入一个行业 个人学习工具推荐 敏捷教练需要什么技能 根据 Lyssa Adkins 的《Coaching Agile Team》这本书,参照下图敏捷教练需要以下技能: - Teaching - Facilitation - Mentoring - Personal Coaching 除了敏捷、精益知识的深度之外(本文不提这个方向,默认已经具备),还需要具备以上4项软技能。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我着重于前两项技能,即 Teaching, Facilitation。 Teaching 教学(Teaching),其实有很多的方式。我从最基础的演讲技能开始锻炼的。早在2011年我加入了 Toastmasters,(中文叫土马演讲俱乐部,其实这里远远超出了演讲的。)在土马3年多的时间里,我的演讲能力及提意见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另外还有领导力也得到了锻炼。所以我是非常建议小伙伴找一下你身边的土马俱乐部,去试一试。 Facilitation 引导是另外一个我重点关注过的领域,去学习过几个很棒的课程。比如行动学习、引导的秘诀、欣赏式探询等。另外还有一些介绍引导工具很棒的书籍,如《引导》、《引导者工具箱》、《Game Storming》等 个人发展 个人发展有两个维度的思考: 发展方向 如何用好自己的爱好 发展方向 请用心回答3个问题: 1. 未来7年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2. 你现在的技能和优势是什么? 3. 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方法? 作为个人,可以通过3种方式来赚钱: 1. 卖自己的时间 - 如我现在的 CSM/CSPO/CLB。 2. 可以重复的卖自己的时间 - 如我和伙伴在做的HiBlock区块链的培训。 3. 可以用别人的时间来赚钱 - 如合作或成立公司等。 如何用好自己的爱好 用自己的爱好构建一个社区,并用工具沉淀相同爱好的伙伴。相信我,你会有意外的发现。 如何快速进入一个行业 进入一个行业的时候,往往会比较迷茫。比如一个Scrum新人,或者Tensor Flow新人,一开始并不知道学习什么,从哪里入手。我的经验是,先找一下这个行业中最权威的认证是什么,以及该认证体系中最高的认证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是这个行业顶尖专家汇总的结果。用这个标准作为行动的清单,检查自己有哪些缺少的地方。可以很快的搞起来。 比如Scrum领域的权威认证就是 Certified Scrum Master,该体系中最高的认证就是 Certified Scrum Trainer (CST)。我现在是一名CST,致力于在中国推广Scrum。

一生的选择

Bob Jiang
一生的选择 人的一生其实有很多很多的选择,或者用另一个说法,人的一生是选择组成的。 每一次的选择就代表我们走入了一个新的路程。 不过人的一生中确实有几次重大的选择: 大学 工作 婚姻 大学 一所好的大学,不仅仅是名气,更多的是你所能链接到的人脉和资源。可惜了我自己就没有能上一所好大学。第一次选择不算很成功。 工作 工作是第二次重大的选择。如果你的工作是你最喜爱的事情,恭喜你。如果你的工作是你不得不做出的选择,那么可以考虑一下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愿意为之付出一生的事情是什么。 我愿意付出一生的事情是,培训、社区及连接人。 婚姻 婚姻大事,这个不好多说。每个人都知道重要,但不一定能做好选择。寻找什么样的伴侣,也决定了你的半生。 人生除了以上的三大重要选择,其实每天都在充满各种选择。 比如,这个客户是否要接,明天中午吃什么,要不要选择创业,等等 那么做出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每个人都不同。 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目标(或者说个人的价值观),即终极目标,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确定好目标之后,一切选择就不会那么纠结。 比如我刚刚选择取消了澳大利亚的行程,因为我的目标是家庭和睦。 好了,到这里,每个人都可以认真思考一下,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版权声明 本文采用 CC BY-NC-SA 3.0 许可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作者 BoB Jiang 和BoB面对面学习Scrum HiBlock区块链社区(hiblock.net)发起人 中国北方的第一位CST(Certified Scrum Trainer) 敏捷变革中心(Center for Agile Transformation)合伙人 敏捷一千零一夜社区合伙人 《Scrum精髓》译者 Bob的博客 Github: bobjiang Twitter: @bobjiang123 Solidity中文文档

打造技术社区123

Bob Jiang
打造技术社区123 在开始讨论打造技术社区之前,先要搞清楚为什么打造技术社区,即明确目标(Why)。 为什么打造技术社区 打造技术社区的目的,我经历过的有三种: 1. 纯粹的兴趣爱好 - (同时发起者有着一腔热血,哦不,是热情) 2. 商业(业务)的拓展需要 3. 目的不纯 - 混合了兴趣和商业的目的 纯粹 如何打造技术社区 第一步 - 选择方向 打造技术社区的第一步就是选择方向。这个方向不能太宽泛,也不能太窄。什么样的方向比较合适呢?举个例子: Ruby社区,如Ruby China 以太坊爱好者 等等。不合适的例子,如CSDN,这已经不是一个社区。 第二步 - 持续打造内容 打造内容也有多种方式,常见的有两种: 一种方式是编辑(专家)写专业内容。比如技术媒体。 另一种方式是用户创造内容(UGC)。 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对于纯粹兴趣爱好的社区,第二种方式会很多见。 第三步 - 定期举办技术沙龙 定期举办的技术沙龙,是社区凝聚力非常好的方式。可以分为线上分享和线下分享。想要办好一次技术沙龙,也有很多的注意点。(有兴趣的可以私下聊) 第四步 - 举办技术会议(可选) 技术会议(一般是100人以上)是一种很划算的社区活动。 社区到底是什么 社区是一群客观上相互联系的团体或网络能够彼此产生相对持久的社会关系,除了超越眼前的家庭关系之外,且彼此能够定义出关联作为他们社会身份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事项。 – 引用自 维基百科上的社区的定义 一般而言,社区里的人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或文化。互联网诞生后,社区的发展更加蓬勃。网络上的各种兴趣爱好社区层出不穷。 我亲身经历的社区有: 敏捷社区 HiBlock区块链技术社区 那么社区从本质上来讲,就像一个集市,人群来来往往。有需求的人自然会选择加入,强烈需求就可能会加入组织者,一起贡献力量。作为发起人,更多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组织好社区。 版权声明 本文采用 CC BY-NC-SA 3.0 许可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作者 BoB Jiang 和BoB面对面学习Scrum HiBlock区块链社区(hiblock.

杭州敏捷之旅组织者聚会(2019)

Bob Jiang
杭州敏捷之旅组织者聚会(2019) Bob的分享(待整理) 胡键的分享: 一个知识点,公司的招聘条件会随着公司的发展,而进化。 有意思的发现: - 创业公司,能搞定事情第一位 - 大公司,填好坑 优秀的ScrumMaster(杨明) 从不同的视角(管理者、团队成员、ScrumMaster自身)来定义: - ScrumMaster有哪些特点 - 隐喻(画) 组织者聚会,唯一的决策: 2020年在西安聚会 创建敏捷之旅的github组织 希望可以借此,开始协调起来。 版权声明 本文采用 CC BY-NC-SA 3.0 许可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作者 BoB Jiang 和BoB面对面学习Scrum HiBlock区块链社区(hiblock.net)发起人 中国北方的第一位CST(Certified Scrum Trainer) 敏捷变革中心(Center for Agile Transformation)合伙人 敏捷一千零一夜社区合伙人 《Scrum精髓》译者 Bob的博客 Github: bobjiang Twitter: @bobjiang123 Solidity中文文档

西安奔驰事件我的想法

Bob Jiang
西安奔驰事件我的想法 西安奔驰漏油-腾讯新闻 尝试厘清一下事实: 女子购买奔驰 开出去5分钟,发现漏油 返回店里,寻求解决方案,15天后 4S店只同意按照国家三包政策,换发动机 上述最后4S店同意按照国家三包政策执行,表明一个事实:汽车质量存在问题 那么在买车几分钟内(已经签单交钱),出现的质量问题,应该如何界定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解决问题。 如果我是当事人,我会先梳理我想得到的结果: 退款 换车 这个质量问题,我不会买单(无论是商家还是厂家的问题) 然后梳理干系人,对于出现的这个问题,商家的痛点在哪里,为什么不肯换车? 新闻得知女子的处理办法是: - 和商家(4S)协商 - 工商局投诉(很不幸,不作为) - 媒体 那么除了上述方法,有没有其他的方法,首先得梳理西安利之星的干系人: - 利之星的总部 - 奔驰中国(或奔驰总部) 所以我的处理办法,可能还会尝试如下: - 联络利之星总部 - 联络奔驰中国(或奔驰总部),这个是源头 思考 遇到问题多思考,以终为始,先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结果是什么(最好是多选)。 想清楚结果后,梳理问题的干系人有哪些。(如本例中,官、商 两个角度) 针对不同的干系人,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方式。 每日问题 平时的工作或生活当中,你遇到过哪些糟心事? 你是如何解决的? 广告时间 订阅邮件列表 - 我有一个梦想 和BoB面对面学习Scrum 版权声明 本文采用 CC BY-NC-SA 3.0 许可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作者 BoB Jiang 中国北方的第一位CST(Certified Scrum Trainer) 敏捷变革中心(Center for Agile Transformation)合伙人

为什么开发者不关心敏捷

Bob Jiang
日期:2019年3月27日 今天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提到了一个问题(也是我在CSM敏捷认证课程中碰到的问题)。 通常我会在课程上做几个简单的调查: 有多少人是开发者? – 不会超过1/3 有多少人看过敏捷宣言? – 令人惊讶,比例低到吓人 尽管有很多学员说我们已经在实践敏捷(其实他们的原话是,在推敏捷),但没有看过敏捷宣言。这个着实让我意外。 和朋友一起分析了一下,为什么开发者不会关心敏捷。原因如下: 刚入职场的开发者,焦点在如何快速提升技术能力上,如 python, react, vue 等 大概3-5年的开发者,至少都是开发组长(team leader)。这个时间点最应该来看一下敏捷,但是这个时候也是这个人最忙、最挑战的时刻。天天忙到焦头烂额,到处擦屁股,开会………… 提升到管理者之后,身背绩效指标,就一个目的,完成绩效是第一位,其他都要让步。(所以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一直在选择短期目标,没有时间选择长期目标) 所以综上,敏捷是作为一名开发者最应该了解学习的技能,它完全可以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去。 如果你是开发者,你了解过敏捷吗? 你认为敏捷是什么,你工作中有哪些地方用了敏捷?对你的工作帮助大吗? 如果有问题,欢迎大家通过issue进行讨论 版权声明 本文采用 CC BY-NC-SA 3.0 许可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作者 BoB Jiang 和BoB面对面学习Scrum HiBlock区块链社区(hiblock.net)发起人 中国北方的第一位CST(Certified Scrum Trainer) 敏捷变革中心(Center for Agile Transformation)合伙人 敏捷一千零一夜社区合伙人 《Scrum精髓》译者 Bob的博客 Github: bobjiang Twitter: @bobjiang123 Solidity中文文档

京东敏捷软件开发套路

Bob Jiang
京东敏捷软件开发套路 ##开场语 京东,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是如何进行敏捷转型的呢?在转型过程中,都碰到过哪些坑,然后又用了哪些套路,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 我将结合自己在京东进行敏捷转型的实践,告诉大家:敏捷的核心是什么?如何进行敏捷团队转型?团队转型需要注意什么? ##背景 京东到家,2014年作为京东一个内部项目,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浪潮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平凡。京东在2015年重点打造的战略级项目,其中就包含京东到家,即基于京东强大的物流体系,整合各类O2O(线上线下)服务,主要以提供生鲜和超市产品为主。 这次分享中,我主要会介绍在2016年中,给京东到家其中一个20+的团队进行敏捷转型的案例。这个团队主要是负责京东到家的商家入驻后台,内部会和京东到家的各个团队,如业务团队、app团队、结算团队等有交集,外部与京东(包含但不限于法务、财务、审计等团队)、入驻商家、入驻商家IT团队等对接。 ##如何转型 前面简单介绍了这个团队的背景,那么这个团队的转型中我们都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呢。下面和大家一一进行拆解。 ###前提 取得信任,达成一致。 取得信任。在团队进行转型之前,一定需要得到所在团队经理或总监的认可与支持。这里的支持不是说口头说,我支持敏捷转型。而是真的会付诸行动。比如经理自身管理风格的转变,做事方法的变化等。 达成一致。达成一致需要多个层面都能统一认识。比如敏捷转型的阶段成果,比如团队的度量。一般阶段成果以3个月(季度)为单位呈现,其中每月有汇总演示。 ####度量(绩效管理) 达成一致的一个体现就是度量。下面稍微展开说一些关于敏捷度量的事情。更多的信息可以参考吴穹的“研发组织该如何设计绩效体系” 绩效管理的目标 提高个人业绩表现 改善组织结果 决定加薪或升职 1. 提高个人业绩表现 绩效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个人提高,或者换个说法,个人在公司里工作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可以自我学习、提升个人价值。 反观大部分公司的绩效管理是如何做的呢? 多数公司都是等到了年底的时候,直接经理进行一次性的打分(针对这一年的表现),然后根据这样的打分来决定个人一年的总体表现。这样做,对于提高个人表现有多大的帮助呢?总之,我认为作用不会很大。 2. 改善组织结果 很多组织会有一大堆考核组织(或者团队)的度量指标——多的甚至达到20+。这么多的指标究竟有哪些可以指导组织(或团队)的改进,有哪些有负面作用? 另外,这些考核组织(或者团队)的指标往往掌握在管理者手里(团队成员并不知道)。那么这样的绩效管理对于改善组织结果的作用有多大,是值得商榷的。 3. 用于加薪或升职 正如绩效管理第一个目标(提高个人绩效)中提到的,多数公司是每年(好一点的是半年)做一次绩效评估,然后根据这次评估的结果来决定一个人的加薪或者升迁。这样的话就会导致评估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举个例子,某员工小明,在11月底的代码提交中引出一次线上事故,而在前10个月中小明表现都非常优秀。在这个情况下,小明这一年的绩效评估结果会怎么样?很不幸,估计不会太好。原因如下:1. 尽管小明之前表现非常优秀,但这次犯了错误。2. 尤为关键的是这个错误恰好在绩效评估之前,管理者记忆犹新。 前面我们列举了绩效管理的目标,以及传统按年进行绩效评估的缺陷。那么在敏捷软件开发中,如何进行绩效管理呢? 度量指标的分类 在谈及绩效管理度量指标之前,我先对度量指标做一个粗略的分类。度量指标可以分为: 内部度量指标 外部度量指标 内部度量指标 内部度量指标,指的是度量组织(或团队)内部的指标(从内部看)。举个例子,比如个人或者团队的代码行数,单元测试覆盖率,缺陷数等等。 内部度量指标主要用于提高组织(团队或个人)的效率。 外部度量指标 外部度量指标,指的是度量组织(或团队)外部表现的指标(从外部看)。举个例子,比如ROI,客户满意度,NPS等。 外部指标主要用于指导组织(团队或个人)的方向,从而组织盈利或获得成功。 敏捷软件开发的度量指标 选择度量指标的时候,有几个因素需要着重考虑: 公司的目标是什么,这个度量指标和公司目标匹配吗? 组织(或团队)的改进方向或重点是什么? 这个目标的数据收集工作有多大?更新周期是多久? 最后,针对绩效管理度量,还有两个重要原则: 结果比过程重要 学习比失败重要 ###推与拉 取得信任并达成一致后,还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推敏捷,还是拉敏捷。 推敏捷指的是推广敏捷,即团队没有真正的动力去进行组织转型而是被推着走。比如听说敏捷能提高效率,听说敏捷能解决软件开发的很多问题,等等。这种情况下进行敏捷转型,结果多半是不理想的。 拉敏捷指的是团队有意愿进行敏捷转型(内驱力),而不是上述的推。 上面分析的是敏捷转型前判断团队的状态,是推还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