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陷阱会拖慢您的组织敏捷性

Page content

引言

敏捷火热,随之出现很多敏捷热词,比如敏捷组织、敏捷营销、敏捷管理、敏捷blah blah。在这么多敏捷词汇背后,映射出敏捷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行业与人群的关注。然而就在我们日常工作的组织中,有很多与敏捷相悖的陷阱(或常识)。这里和大家分享如下几个:

  • 跨地域团队
  • 狂热的敏捷
  • 外包客户服务
  • 大规模敏捷的困扰
  • SAFe or safe

跨地域团队

软件开发工作,没什么比得上大家坐在一起更高效了。 “通讯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虽然这只是一句顺口溜,然而放在软件开发工作中是非常贴切的。 我想要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时,只要站起来走到同事身边,吼一下就可以了。 现代移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工具尝试代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比如Skype, Slack, Trello, Teambition, Leangoo,等等。发个消息过去之后,就如石沉大海没有了回应。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呀。 因此,对于软件开发工作不要跨地域团队。(注:这里的地域可以大到国家,小到楼层)

狂热的敏捷

组织敏捷转型催生了对于敏捷培训师、引导者以及咨询师的大量需求。很自然地出现了求大于供。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一些浑水摸鱼的人,来满足企业和组织的需求。如果雇佣了一名知识与经验不足的敏捷咨询师,组织很快就会对于敏捷失望透顶,失去兴趣。那么以后再想重整旗鼓就很难了。 因此选择靠谱的敏捷培训师、咨询师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外包客户服务

如果你和客户之间没有直接的链接,那么你将失去创新的机会。你也就不会得知客户真正想要什么。很不幸的是,很多组织在缩减成本,往往会把与客户直接对话的客服部门进行外包。 停止外包你的客户服务工作吧!

大规模敏捷的困扰

我不相信有一个完美的框架,可以帮助组织很好的实现大规模敏捷。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盲目地相信有这种解决方案的人,是懒惰的,是想逃避责任的。 在选择或实施大规模敏捷之前,需要问以下问题:

  • 为什么要采用大规模敏捷
  • 想要解决的组织问题是什么

SAFe还是safe

SAFe是一种以价值流为核心的大规模敏捷方法。组织因此可能变得更高效或以客户为中心。但很多企业选择SAFe的时候并不理解敏捷宣言,不理解敏捷的价值观。寄希望于一套完整的框架方法可以帮助组织进行整体一次性的转型。SAFe方法提供了一套完美的完整的框架(包含原则、方法、实践),给高层领导者一种很安全(safe)的感觉。然后组织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裁剪与适应。 在转型的初期,这是奏效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型的深入,这种方法很可能无法完全适应组织的需求。因为SAFe并不提及组织结构的改变。 而企业或组织的核心是盈利,是需要完成产品开发。另外一种大规模敏捷方法LeSS,是以产品为核心,特性团队(组织结构的变化)为基础,以系统思考、精益思想等为原则的框架。

想要大规模敏捷,除了问下上述的两个问题,更多要全局思考。 有关LeSS更新信息请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