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本质

谈谈敏捷中的那些模式

Bob Jiang
敏捷中的模式与反模式 本文的内容来自于7月10日我在“艾威网校”的一次分享。 开始先简单自我介绍如下:(欢迎扫码获取ppt)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什么是模式语言及反模式语言 敏捷中的模式语言(Scrum Patterns) 敏捷中的反模式语言 回归本质 什么是模式语言和反模式语言 模式(英语:Pattern,源自法语:patron),在物体或事件上,产生的一种规律变化与自我重复的样式之过程。 在模式之中,某些固定的元素不断以可预测的方式周期性重现。最基本而常见的模式,称为密铺,具备重复性以及周期性两大特征。找寻出固定模式是人类基本的认知功能之一。 – 摘自维基百科 在1977年的《A Pattern Language》一书中,Christopher Alexander提出了模式语言的概念。在豆瓣中的图书介绍如下: 克里斯托弗·亚力山大是美国杰出的建筑理论家。由他领衔撰写的《建筑模式语言》一出版就受到建筑界的广泛重视和高度赞誉,并对建筑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筑模式语言》别出心裁且有根有据地描述了城镇、邻里、住宅、花园和房间等共253个模式,提供了一幅幅设计、规划、施工等方面的崭新蓝图,构思新奇,妙想迭出,不同流俗。 作者写道:“我们深信无疑,本语言要比一本手册、或一位教师、或另一种可能的模式语言略胜一筹。这里的许多模式看来在今天和以后的500年间将成为人性的一部分,成为富有人情味的行动的一部分。”诚如美国《建筑设计》一则评论所说:这也许是20世纪出版的关于建筑设计的最重要的一本书了。 这本书的生命力在于“以人为本”。它是此书的主题思想,像一条鲜艳的红线贯穿始终。各模式的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和对人的无微不至的关爱,如保护生态环境,如何绿化美化城镇和住宅,反对建筑风格的千篇一律,鼓励人际交往,强调人、社会和自然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等等。 所以不论是在敏捷转型中,还是软件开发中,亦或是建筑行业或我们身边,都会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模式。而本文就是要和大家一起来探索一些敏捷转型中的模式(以及反模式)。其中的一些模式摘自于《A Scrum Book》一书,书中提供了94中Scrum的模式,下面我会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介绍其中的4种。 反模式 反模式(anti-pattern)也是一种模式,最早是在软件工程中提出的,反模式指的是在实践中经常出现但又低效或是有待优化的设计模式,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带有共同性的不良方法。按照《反模式》一书的作者的说法,可以用至少两个关键因素来把反模式和不良习惯、错误的实践或糟糕的想法区分开来: 行动、过程和结构中的一些重复出现的乍一看是有益的,但最终得不偿失的模式 在实践中证明且可重复的清晰记录的重构方案 – 演绎自维基百科 敏捷中的模式语言 下文主要描述四种敏捷中的模式语言:(分为两类 - 产品组织和价值流) 回顾会(产品组织) 小吃神社(产品组织) 障碍清单(价值流) Scrum板(价值流) 回顾会 回顾会是敏捷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会议(也是敏捷的本质,在最后的总结中我会再次提出这个重点)。如下图,如果忙于交付而忽视了改进,则从长期来看一定是得不偿失。 对于团队而言,回顾会就是每个迭代结束前团队在一起反思团队中关于人、关系、过程和工具的情况,根据上述情况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上图中采用的方法是: Start, Stop, Continue 开始尝试新的方法 停止无效或低效的方法(或工具) 继续使用良好的工具(或方法) 另外对于个人而言,也是需要不断的回顾总结与反思。这里是我个人的每周总结。 小吃神社 团队都很难独立存在的(尤其在大公司中),于是日常工作中团队(或团队成员)总是会受到不同人的干扰与打断。被打断后要再重新开始刚才的工作就需要思路能接上,这是一个很难的事情。所以对于团队需要有一个缓冲地带,就是下图中的“小吃神社”。(这个名字来自于日语) 注:小吃神社不是茶水间,这个区域离团队很近,但不至于影响到团队的其他人工作。 这个缓冲地带对于团队来讲非常重要,任何问题都不要直接去打断团队的节奏(除非是生产系统挂了)。而是大家可以在小吃神社这里进行讨论。这个模式的前提是,团队太容易也太频繁被打断了。 障碍清单 工作中每个人都会碰到不同的问题、障碍。敏捷中经常也会提倡在每日站会上提出遇到的问题障碍。然而仅仅提出并不是很好的做法,更好的做法是可以创建一个障碍清单,用于收集并排序团队中的障碍。 这个模式的好处是: 可视化团队所有的障碍问题 排序(根据风险评估)后,根据顺序来一次解决障碍 每个障碍可以注明跟进人 Scrum板 Scrum板如下图,是一个白板,用于可视化团队在迭代内的进度。团队每日站会就围在Scrum板的前面,每个人回答三个问题。